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趣闻 > 机关单位定密的直接依据是什么(十六届六中全会)

机关单位定密的直接依据是什么(十六届六中全会)


机关单位定密的直接依据是什么,十六届六中全会



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就是要将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及时、准确、规范定密,防止定密不及时或该定不定的,造成国家秘密泄露,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这就要求我们在定密工作中,严格按照定密依据,及时、准确进行定密。

一、定密依据


定密依据是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的根据、标准和来源。机关、单位对产生的国家秘密,应当依据保密事项范围进行定密。对于派生的国家秘密,应当依据所执行或者办理的国家秘密事项进行定密。

二、保密事项范围



保密事项范围,即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是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中央有关机关,对各行业、各领域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名称、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作出的具体规定。目前,国家保密局已会同中央有关机关制定实施了90多个保密事项范围,涉及国防、外交、科技、金融等各个行业、领域。


保密事项范围分为正文和目录两部分,正文主要对某一行业或领域的国家秘密进行归纳分类,概括某种密级所包括的国家秘密范围。目录则为表格形式,详细规定某一行业或领域国家秘密事项的具体名称、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保密事项范围,是将国家秘密事项“对号入座”、开展定密工作最直接的依据。

三、按照“对号入座”原则,准确定密



定密工作责任重大,如果定密程序不够规范、对密级界定不够准确,出现高密低定,低密高定,甚至有密不定的情况,就会给党和国家安全带来危害。具体工作中,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日常定密工作。

一是要认真学习研究保密事项范围。准确理解保密事项范围中的有关条款的含义,把握本领域国家秘密的范围及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具体要求。如果把握得不准确、不完整,就会造成人为扩大或者缩小国家秘密的范围。

二是要按照“对号入座”原则定密。在定密过程中,要依据本行业、本领域保密事项范围,对照保密事项范围里的目录,确定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三是要综合使用保密事项范围定密。在定密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其他行业、领域方面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对照相关行业、领域保密事项范围进行定密,不能仅局限于本行业、本领域保密事项范围中“对号入座”。

四是要制定国家秘密事项细目一览表。国家秘密事项细目一览表是本单位可能产生的全部国家秘密事项的集合。本单位可以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按照有关保密事项范围,系统梳理本单位可能产生的全部国家秘密事项的名称、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编制国家秘密事项细目一览表,供在实际定密工作中使用。制定国家秘密事项细目一览表,有利于定密时“对号入座”,提高定密工作效率和水平。同时,单位也应当根据保密事项范围的调整变化及工作实际需要,对国家秘密事项细目一览表的内容及时作出增补、删除或者调整。

总之,定密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和规范性都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定密责任人和承办人,要在日常定密工作中,认真学习研究保密事项范围,特别是要研究与本行业、本领域业务工作相关的保密事项范围,依据保密事项范围开展定密工作,使本单位的定密工作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及时、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