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趣闻 > 七零年代的农村生活(70年代农村生活描述)

七零年代的农村生活(70年代农村生活描述)

我是58年出生,正值全民办食堂,所以出生的那一年没有饿着肚子。到59年食堂就办不下去了,听说把留作春播的种子都吃了,不得不把食堂解散了,各家各户自己想办法生火做饭,小麦还没有发黄就被收割打了下来,放锅里炒一炒就这样吃,一直到63年农民允许开荒扩种了,农民的生活才有所好转。

记得1964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那时生产队也跟着改田造地,所以改了很多田,造了好多地,还兴建了一个水库。到了1970年,我们这第一次开始计划生育,对三孩以上的育龄妇女实行结扎手术。

家里穷的只有一床棉被七零年代的农村生活,70年代农村生活描述

那时家里很穷,6个人只有一床被子,平时一家人都挤在一个床上睡觉。那年妈妈刚生下妹妹就结扎了,结扎手术是县医院医生下乡到村里的,全村50多名结扎妇女都统一睡在地主家没收的宅子里,家里仅有的一床棉被给了妈妈和妹妹,我们父子四个就倦缩在土灶旁边的柴草堆里,也不脱衣服,身上盖的除了稻草,就是爸爸下雨干活时穿的蓑衣,不知那七天是怎么挨过来的。

生活虽说苦,可孩子生养的多。

说实话,那时没有啥经济来源,一家人一年全靠生产队爸爸劳动所得的3000多个工分过日子,可以说是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唯独就是不缺孩子,家家户户最少也有三四个,我们兄弟姐妹共四个。现在想起来真是服了那个年代的爸爸的妈妈们,都这么穷了为什么还要生这么多的孩子,不累吗?

上学穷的没有桌子七零年代的农村生活,70年代农村生活描述

虽说那时我已经10多岁,可上学比较迟,还在村小读小学二年级。记得村小学就在地主家的宅子里,没有课桌,所谓的桌子就是用床板拼成的,二个木凳子上面搭一个床板,我们就在上面读书写字,学生坐的凳子都是每个学习从家里带的,读书的课本只有二本,一本是数学、一本是语文。读书要不要钱也忘了,反正铅笔和橡皮都是妈妈用鸡蛋在村里的代销店里换来的,也没有书包,老师是自己村里的,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

这就是我记忆中当时六七十年代的,真实的农村生活。回答的不够全面,希望每一位过来人加以补充,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