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多少岁驾崩(乾隆子女为何都早死)
- 世界趣闻
- 用户投稿
- 2023-01-12 10:30:08
乾隆81岁的时候,颤颤巍巍地翻了是79岁愉妃的牌子,两个耄耋老人度过了一夜,不久后,愉妃就因经不起折腾去世了,七年后,乾隆竟又把眼光盯上了年仅15岁的侄孙女。
乾隆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在位六十年,实际掌权六十三年,在皇帝普遍短命的年代,活了整整89岁,号称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在乾隆漫长的一生中,先后拥有三位皇后,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继皇后乌拉那拉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五位皇贵妃:忻贵妃戴佳氏、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颖贵妃巴林氏、婉贵妃陈氏。
六位妃:舒妃叶赫那拉氏、豫妃博尔济吉特氏、惇妃汪氏、芳妃陈氏、晋妃富察氏、容妃和卓氏。
六位嫔:仪嫔黄氏、怡嫔柏氏、恂嫔霍硕特氏、诚嫔钮祜禄氏、慎嫔拜尔葛斯氏、恭嫔林氏。
十二位贵人:白贵人柏氏、金贵人柏氏、慎贵人柏氏、新贵人曾氏、瑞贵人索绰洛氏、福贵人索淖洛氏、秀贵人索绰洛氏、寿贵人柏氏、顺贵人钮祜禄氏、鄂贵人西林觉罗氏、武贵人索绰洛氏、陆贵人陆氏。
四位常在:张常在张氏、宁常在宁氏、揆常在揆氏、平常在平氏。
共计四十一人,看起来似乎并不算多,最起码与我们印象中后宫佳丽三千有着很大的差距。
可这都是后宫中有正经编制的嫔妃,如果算上乾隆平素勾搭的良家女子,那数目就没法计算了。
古人的寿命原本就不算长,能活过七十就已经非常稀有了,所以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乾隆活的时间太久,以至于他的嫔妃纷纷先他一步离开,等到他89岁驾崩的时候,尚存于世的只剩下9个了。
在康熙之前,中国封建王朝实行残忍的殉葬制度,即先皇帝去世后,其妃嫔媵嫱无论年纪大小,环肥燕瘦,均要采用自愿或者非自愿的形势陪皇帝一起被封进坟墓里。
康熙彻底废除了这种制服以后,在先皇帝驾崩以后,后宫剩存的嫔妃一律加封为太贵妃、太妃、太嫔、太贵人等,得以在宫中安享晚年。
乾隆死后,嘉庆对这些小妈还算不错,分别按照祖制加封,养在宫中,哪怕是其中还有自己的堂侄女。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或是幸运,或是不幸的女人们的不同命运。
乾隆十三年,巴林氏进阶为那贵人,乾隆十六年进阶为那嫔,乾隆二十四年加封为妃,从此以后就一直止步不前。
按照她的进阶速度,可见她并没有获得乾隆过多的恩宠,仅仅是处于中游水平而已。
而且巴林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一生没有为乾隆生下一儿半女,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年代,没有孩子的妃子基本上是没有竞争力的。
幸运的是,乾隆将魏佳氏的儿子永璘交给了他抚养,也许是没有亲生儿女的缘故,巴林氏把全部的母爱全都倾斜在了永璘身上。
俗话说‘惯子如杀子’,巴林氏的过分溺爱让永璘养成了顽劣的性格,乾隆批评巴林氏教子无方,也不被她在意。
嘉庆三年,太上皇乾隆行将就木,突然想起来这个陪伴了自己半生的女人,于是敕旨:“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届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清史稿)”
乾隆驾崩后,嘉庆加封巴林氏为颖太贵妃,移居寿康宫,嘉庆五年,寿终正寝,葬入裕陵妃园寝。
巴林氏一生顺风顺水,并没有特别的恩宠,也没有受到过什么大的责罚,在尔虞我诈、波谲云诡的后宫争斗中独善其身,足可以称得上平安喜乐了。
陈氏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雍正时期嫁给了乾隆,是他八九位格格中的一个,陪伴乾隆的时间甚至超过了他的一生挚爱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雍正十三年,乾隆继位,被封为陈常在,处于后宫食物链的底端,可见其不受宠的程度,这一年,她才十九岁。
按照清朝的祖制,满汉不能通婚,乾隆的行为已经是挑战了底线。
乾隆二年,加封为陈贵人,乾隆十三年,进阶为婉嫔,此后在嫔的位置上待了四十六年之久,纹丝不动。
而且在乾隆二十五年以前,乾隆基本上没有赏赐过婉贵人任何东西,一直到她四十五岁的寿辰当天,才收到了乾隆的三百两赏钱,其不受宠的程度可见一斑。
乾隆五十九年,陈氏已经78岁了,早就不能侍寝了,乾隆才给她升了位阶,加封为婉妃。
婉妃一生没有子嗣,直到乾隆死后也没有再想起她,直到嘉庆六年,才被嘉庆帝尊为婉贵太妃,时年八十五岁。
嘉庆十二年,婉贵太妃陈氏寿终正寝,享年九十二岁,是乾隆后宫中最长寿的妃子,没有之一,一生没有孕育子嗣,葬于清东陵的裕陵妃园寝。
乾隆四十年,为年老的乾隆生下了第十个女儿固伦和孝公主,老来得女的乾隆对她非常宠溺,又因为固伦和孝公主长得非常像乾隆,乾隆曾说:“如果你是皇子,我一定立你为储!”
乾隆四十三年,惇妃活活打死了服侍自己的宫女,她自己原本就是从宫女晋升而来,而今得势之后毫无怜悯之心,因为琐事而草菅人命,行为之恶劣令人咋舌。
这件事让乾隆震怒,下旨革去她的妃位,降为惇嫔,十公主也因此被送到其他嫔妃的宫中抚养。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后妃》:“惇妃,汪氏。尝笞宫婢死,上命降为嫔。未几,复封。”
但十公主昼夜啼哭,不寝不食,乾隆非常心疼,又把十公主送了回来,并且在两年后就恢复了惇妃的位阶。
后来十公主十三岁的时候,就被乾隆指腹为婚,嫁给了当时的世界首富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嘉庆元年十一月,惇妃因为贪睡,耽误了向乾隆问安的时间,傲娇的乾隆再次发了脾气:“惇妃连问安这么大的事都能忘,可见她心里没有我,那就把她的例钱扣了吧!”
“惇妃耽误了请安,将年例一钱重的银锞二百个,今年不必赏。”
嘉庆三年,太上皇乾隆诏令加封惇妃为惇太妃,嘉庆十一年,惇太妃逝世,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清东陵裕陵妃园寝。
嘉庆三年,太上皇乾隆加封她为芳妃,称太上皇芳妃,也是基本上靠活得久才熬成这个位置的。
嘉庆六年,芳妃去世,享年五十二岁,葬于裕陵妃园寝。
沙济富察氏入宫的时候,仅仅是个贵人,封号“晋贵人”,没过多久乾隆就驾崩了,在整个嘉庆年间,晋贵人没有得到过任何封赏,熬死了乾隆其他所有的嫔妃。
嘉庆二十五年,道光帝发布谕旨:
“皇祖高宗纯皇帝嫔御存者惟晋贵人一人,宜崇位号,以申敬礼。谨尊封为晋妃。”
沙济富察氏因此被尊为皇祖晋太妃。
道光二年,晋太妃去世,葬入清东陵的裕陵妃园寝。
嘉庆三年,加封为恭太嫔,嘉庆十年逝世,享年七十三岁,与婉贵妃、惇妃、恭嫔金棺一同葬入清东陵之裕陵妃园寝。
直到乾隆五十九年,才被封为鄂贵人。
嘉庆三年,鄂贵人侍奉乾隆已经超过五十五年了,才被尊为鄂太贵人。
嘉庆十三年,鄂贵人去世,享年七十六岁,与寿贵人一同葬入清东陵的裕陵妃园寝。
如果说鄂贵人的寂寂无名是因为受到父辈的牵连,那么白贵人的落寞完全是因为自身的不起眼。
柏氏是为乾隆帝怡嫔的亲妹妹,侍奉乾隆的时间很久,自乾隆十三年被封为常在以后,在常在之位上待了整整四十六年。
同样是在乾隆五十九年晋升为白贵人,嘉庆三年,尊称为“白太贵人”。
嘉庆八年,白贵人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被葬入清东陵之裕陵妃园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