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怎么调理最好方法(乳腺结节最怕三种水果)
- 世界趣闻
- 用户投稿
- 2023-01-12 08:11:05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医调理乳腺增生的思路。
《黄帝内经》有记载:“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34;,指出了乳腺与脾胃的密切关系。
所以,我们在调理乳腺疾病时,除了疏肝理气,还有一点重要的是健脾化痰。
具体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则医案:
曾经有一位患者,女性,40岁,姓崔。
这位患者患有乳腺增生达10年之久,这10年当中,患者经常感觉到双乳胀满疼痛,没有系统地经过用药治疗。
最近,没有任何诱因患者乳腺胀痛加重,而且左乳能摸到结块,伴刺痛。去当地医院检查提示:左乳外上象限触及局限性腺体增厚,质韧,压痛。
钼钯提示:左乳外上局限性结构紊乱,密度浓而不均。晕后可见大导管影及数个针尖样钙化、准钙化。双乳弥漫性纤维囊性增生,左乳重度增生病灶。
西医诊断:双侧乳腺增生,建议切除。
患者不想手术,最终来到我门诊想中医调理。
刻诊,见患者性情忧郁内向,饮食差,倦怠乏力,肢体沉重,睡眠还行,咽有白痰,粘腻难咯出,大便不成型。月经周期紊乱,伴有痛经、血块。面色青黄,舌质淡紫、边见齿痕及瘀斑、苔白,脉弦。
考虑到患者有脾虚湿困之像,我先予以健脾燥湿为要,于是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炒薏苡仁、山药、茯苓、白术、法半夏、厚朴、党参、苍术、炒扁豆、砂仁(后下)、陈皮、桔梗、生姜,红枣。10剂,每天1剂,水煎服。
药用完后,患者反馈精神情绪改善,双乳胀痛减轻,饮食睡眠都还好,咽中有痰症状缓解,大便成形,就是手脚感觉沉重,总是畏寒怕冷。
看舌淡紫、边见瘀斑、苔薄白,脉弦。患者BBT提示低温期。
处方:丹参、淫羊藿、女贞子、菟丝子、制何首乌、肉苁蓉、麦芽、谷芽,当归、仙茅、知母,黄柏,熟地黄。7剂,每天1剂,煎服。另嘱每天晨起西洋参、三七粉温水冲服。
三诊,患者反馈左乳刺痛症状较前缓解,觉得双乳很轻松。这个时候我调整了处方:赤芍、延胡索、王不留行、莪术、益母草、郁金、青皮、白术、枳壳、丹参,鸡血藤,柴胡、焦三仙(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10剂,每天1剂,服至月经停药。
患者月经如期来潮,经后复诊双乳松软,乳痛缓解,触诊左乳外上缘病灶范围明显缩小,质地变软。
用药随症加减,3月后患者诸症皆消。复查彩超左乳外上病灶好转。半年后复查钼靶:左乳外上结构较前清晰,钙化较前片减少。
好了,这则医案我就给大家说完了。这中间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来看,上文患者性情忧郁内向,这是肝郁气滞的表现,脉弦,也说明了这一点。
因为情绪忧郁致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脾虚痰湿内生,阻遏气机,其帅血功能减退,血行瘀滞,这样就会导致痰瘀相杂。
肾为藏精之脏,赖后天脾胃所养,脾胃乃伤,气血生化不足,则肾精亏损,冲任空虚,所以乳房与胞宫同时受累,月经失调。
患者初诊时饮食差,倦怠乏力,肢体沉重,大便不成型,舌边见齿痕,一派脾虚湿困之象,所以我予“理脾为先”。
方中党参补中益气,白术、山药、茯苓、炒薏苡仁、炒白扁豆健脾渗湿;陈皮、法半夏、苍术理气化痰燥湿;厚朴、砂仁行气健脾开胃,桔梗引药上行,佐生姜、红枣健脾和胃。
诸药合用,健运脾土,脾胃健运则中焦升降运转,湿邪得去。
二诊时正值经后卵泡期,因势利导,方用二仙汤加减以温肾助阳。辅以西洋参、三七粉冲服,取其益气活血,补血活血不留瘀之功效。
三诊经前(黄体期、月经前期),予柴胡疏肝汤加减理气健脾,疏肝活血。
方中以王不留行、赤芍、延胡索、莪术、益母草、丹参、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合用柴胡、郁金、青皮疏肝解郁,白术、焦三仙、枳壳理气健脾,消滞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经、祛瘀散结之功。
中医上,经常讲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源源不息荣养全身。
若脾胃运化失健,那么不能化生气血精微,时间长了五脏失养,外界病邪很容易侵袭,乘虚而入,即所谓“脾虛不运气不流行,气不流行则停滞而积”。
怎么理解?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聚为痰,积累日久,痰湿气血互结乳络,就成了癥积,乳腺出现肿块。
近代中医多从肝气郁结论治,我觉得也应该兼顾脾胃和肾脏。
脾土与肾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湿为阴邪,久而损及肾阳,不能温脾土,合而为病,日久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乳络也可导致乳腺增生结节。
好了,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这么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