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事 > 云南有史以来最大地震(云南最大地震历史记录)

云南有史以来最大地震(云南最大地震历史记录)

1833年9月6日,云南省昆明市嵩明杨林地区发生一次强烈地震。《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将此次地震震中烈度定为Ⅺ度(11度),震级为8级。地震共造成6707人死亡,受灾人口达153385人。

“城垣衙署倾圮,庙宇亭阁坍塌,桥崩屋毁,山崩地裂,黑泉涌流,河流改道”,这是相关历史文献中描述的地震情况,可见地震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

这也是文字记载中云南省迄今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

云南有史以来最大地震,云南最大地震历史记录

云南地处横断山东缘印度洋板块向青藏板块俯冲交汇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以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灾害重为特点,属于中国大陆多震区。

云南省国土面积94%以上为山地,地震常诱发严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隙等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交通中断,救援受阻,通讯困难等问题。

地震灾害严重制约和影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据统计,仅自1965年至2018年的50余年间云南就发生4级以上地震733次,在云南省历史地震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云南省地震分布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3个区域,一是从大关沿金沙江小江断裂带往南延伸经东川–昆明–玉溪–石屏–建水一线的滇东滇中地震区;二是丽江–大理–楚雄–大姚–姚安一带的滇西地震区;三是盈江–龙陵–耿马–澜沧–思茅一线的滇西南地震区。

云南历史地震分布图(1965年–2018年)(徐旌等,云南地震灾害特征及风险趋势分析)

其中,地震造成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是滇东滇中地震区,这个地区位于板块边界地带,其地震特点,一是地震震级高、释放能量大;二是此区域是人口较密集和经济体量较大地区,历次地震灾害损失较其它区域更严重;三是该地区是高原和深切河谷交接地带,山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次生灾害严重;四是这一地区建筑多为土坯房结构,抗震能力差,人员伤亡破坏大。

在该地震区内,有一条形成与发育历史久远的断裂带–小江断裂带,1833年嵩明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断裂带上。

云南有史以来最大地震,云南最大地震历史记录

小江断裂及其邻区活动构造简图(李西等,小江断裂带西支晚第四纪强震破裂特征)

小江断裂带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全长约400千米,是构成南北地震带的重要断裂之一,系川滇菱形地块与华南地块的边界断裂带。

新构造运动以来,小江断裂带构造活动十分活跃,无论是断块垂直差异运动,还是沿断裂走向的滑动,在西南地区乃至中国大陆上都显得非常突出,形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高山深谷地貌,也诱发了十分频繁的地震活动和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

1500年以来,发生在小江断裂带上6级及以上地震多达20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中,除1833年嵩明8级地震外,还有1500年宜良7级地震、1733年东川7级地震、1789年华宁7级地震等。

近些年,该地震区地震活动依然活跃。例如: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2012年9月7日彝良5.7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区域。

而且,地震灾害特点呈现出“小震大灾”现象。2014年鲁甸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 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93亿元;2012年彝良地震造成81人遇难。

2014年鲁甸地震震中附近一村庄95%的房屋倒塌

造成“小震大灾”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因灾区山高谷深,地震引起大型滑坡、滚石等次生灾害较多,据统计,2014年鲁甸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该地震总死亡人数的1/6,而地震引发的堰塞湖灾害成为仅次于地震灾害本身的重大灾害;

另一方面,因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贫困程度深,建筑设防标准偏低,抗震能力弱。此外,地震灾害应急与救灾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行重点防范和加强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旌等,云南地震灾害特征及风险趋势分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30卷第5期,2018年10月

2、李西等,小江断裂带西支晚第四纪强震破裂特征,地震地质,第40卷第6期,2018年12月